日期 | 备注 |
---|---|
2022 | 忘记是从哪天开始看了的,大概是 2022 年吧。 |
2024-08-01 | 开始整理整理笔记。 |
兵谚云:”一将不良,窝死千军。”
孔夫子将人生划分了五重境界:”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从心所欲不愈矩。”
扁鹊行医有了六不治:骄横不论于理者不治,轻身重财者不治,酒食无度不听医谏者不治,放纵阴阳不能藏气者不治,羸弱不能服药者不治,信巫不信医者不治。这六不治中,“信巫不信医”这条最为要紧。
《素问》云,好哭者病肺,好歌者病脾,好妄言者病心,好呻吟者病肾,好怒吼者病肝。
大德恢恢,此心昭昭。
皎皎者易污,峣峣者易折。
箎(chí)
- 同”箎”,古代一种竹制管乐器。形状像笛子。
兕(sì)
- 古代犀牛一类的兽名。一说雌性犀牛。皮厚,可制甲。
訇(hōng)
- 拟声词。形容很大的声音。
- 【阿訇】波斯语音译。指伊斯兰主持教仪、讲授经典的人。
轺(yáo)
- 轺车,古代一种轻便的小车。
- 军车。
谝(piǎn)
- 欺骗;诈骗。
- 花言巧语。
- 夸耀;向别人显示。
袂(mèi)
- 衣袖。
耒(lěi)
- 古代农具,形状像木叉。
- 古代翻土农具耜上的曲柄。
耜(sì)
- 古代家具耒下端铲土的部分,
隰(xí)
- 地势低洼而潮湿的地方。
商鞅变法时期,为了稳定西部戎狄,秦国采取了”三十年不变西族”的国策,与戎狄维持了一段井水不犯河水的岁月。
啻(chì)
- (书)副词。只:仅。
大事赖独断而不赖众谋。
鳏(guān)
- 无妻或丧妻的男子。
畿(jī),国都附近的地区:京畿,畿辅。
洫(xù)
- 田间水道。
- 泛指河渠。
- 护城河。
罃(yīng)
- 古代盛灯油的壶。
国让利于民,民忠心于国。
岘(xiàn)
- 岘山,山名。在湖北。又名岘首山。
人之能,不仅在学,且在悟。悟之根本,不在少学,在难后重学。大难而有大悟,始得大成。
蓍(shī)
- 蓍草。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茎直立,花白色。全草可入药,也可制香料。古人用它的茎占卦。也叫锯齿草、蚰蜒草。
燠(yù)
- 热;暖。
唾(tuò)
- 口液;唾沫。
- 吐唾沫表示鄙弃。
- 吐。
溘(kè)
- 忽然;突然。
喟(kuì)
- 叹息。
救苍生于万一,挽狂澜于既倒。
桔(jú)槔(gāo)
- 桔槔俗称“吊杆”“称杆”,古代汉族农用工具。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。商代在农业灌溉方面,开始采用桔槔。
涔(cén)
- 【涔涔】(雨、泪、血、汗等)不断流出或渗出。
魈(xiāo)
- 【山魈】猕猴的一种。四肢粗壮,蓝脸红鼻。
- 传说中山里的独脚鬼怪。
羸(léi)
- 瘦;弱。
挽狂澜于既倒,救楚国于危亡,英雄气度
满面风尘烟火色
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
出于苦难,成于板荡
仁政井田不可复,孔孟毕生求之。六国旧制不可救,苏秦全力救之。事虽相异,其理同一。也孟为天下求一’仁’,苏秦为天下求一’公’也。
粜(tiào)
- 卖粮食(跟”籴”相对)
茬(chá)
- 庄稼收割后留在地里的茎和根。
- 指在同一块地里作物种植或生长的次数。
- 短而硬的胡须、头发。
- 泛指事物发生的次数。
书不如思贵,意不可言传。说到底,是教人多思深思,切莫草草立言。
人生有年
冄(rǎn)
- 同”冉”,【冉冉】柔弱下垂的样子。
- 副词。慢慢地。
名相起于州部,猛将发于卒伍?
大道不和于俗,大功不谋于众。
春风料峭的三月。
这是《墨子》开宗明义第一篇,名曰《亲士》,说的是正才大道。老夫方才所念,大要三层:其一,为臣为子者,当以功业正道自立,而不能希图明君慈父垂怜自己,若是依靠垂怜赏赐而得高位,最终也将一无所得。其二,要成正道,便得寻觅依靠有锋芒的国士人才,虽然难以驾驭,然却是功业根基。其三最为要紧,说的是天地万物皆有瑕疵,并非总是昭昭荡荡,大水有阴沟,大火有烟瘴,王道有阴谋。身为冲要人物,既不能因诸般瑕疵而陷入宵小之道,唯以权术对国事;又不能如箭矢般笔直,磨刀石般平板。只有正道谋事,才能博大宏阔伸展自如,才能亲士成事。最后是一句警语:但为王者,其才能若不能施展于王城之外的治国大道,功业威望便不能覆盖邦国,立身立国便是空谈!
义者,百事之始也,万利之本也,中智所不及也。
战国四大公子者,信陵君魏无忌(魏国),孟尝君田文(齐国)、平原君赵胜(赵国)、春申君黄歇(楚国)也。四人当年与苏秦、张仪斡旋于合纵连横,从此成风支这士,天下呼为”四大公子”。
立秋之日,最在的忌讳是雷、雨、风。中原三谚说的便是这三样禁忌。一云:”立秋一雷,晚禾折半。”二云:”雨打立秋,多涝不收。”三云:”秋日一风,田土干底。”年年岁岁立秋日,朝野臣民盼的自是个风和日丽。
强国之道无奇术,荒诞之谋不济邦。
记住了:”雪后冰凌道,只看草出雪,莫看土过冰。”
名家“二十一事”:
其一,卵有毛。
其二,鸡三足。
其三,郢有天下。
其四,犬可以为羊。
其五,马有卵。
其七,火不热。
其八,山出口。
其九,轮不碾地。
其十,目不见。
十二,龟长于蛇。
十三,矩不方,规不可以为圆。
十四,凿不围枘。
十五,飞鸟之影未尝动也。
十六,镞矢之疾,而有不行不止之时。
十七,狗非犬。
十八,黄马骊牛三。
十九,白狗黑。
二十,孤驹未尝有母。
二十一,一尺之椎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。
路有诽谤木,朝有敢谏鼓。
积微,月不胜日,时不胜月,岁不胜时。凡人好敖慢小事,大事至,然后兴之务之。如是,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!何也?小事之至也数,其悬日也博,其为积也大。大事之至也希,其悬日也浅,其为积也小。
故善日者王,善时者霸,补漏者危,大荒者亡!故,王者敬日,霸者敬时,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。亡国至亡而后知亡,至死而后知死,亡国之祸败,不可胜悔也。霸者之善著也,可以时托也。王者之功名,不可胜日志也。财物货宝以大为重,政教功名者反是,能积微者速成。诗曰:“德如毛,民鲜能克举之。”此之谓也。——《荀子》
何为见识?发乎常人之不能见者,是谓见识。荀子的“积微速成”说,不是寻常的决事见识,而是一种方法之论,一种确立功业路径的法则之论。
这便是秦国朝会的不成文的规矩,当某种主张只剩一个人坚持的时候,坚持者即或依然不服,也不再做反复论争;战时论事,大臣们都明白”事终有断”这个道理,诸多各有说法的大道理若无休止地争下去,任何一件事也做不成。
后世史家对魏国灭亡的评论揣测很少,原因也在于魏国灭亡的必然性最确定,只有教训可以借鉴,没有秘密可资研究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之后有四种评论,大约可说明这种简单明了。
长期地缓贤忘士,而最终导致亡国。
无论天意如何,失才便要亡国。越是竞争激烈的大争之世,这一结局的表现方式便越是酷烈。
墨家的人才理论有三个基本点:
第一是”亲士急贤”。
第二是”众贤厚国”。
第三是”尚贤乃为政之本”理念。
墨子的人才理论,实在具有千古不朽的意义。
帝国新官制的总体风貌,完全体现了李斯对始皇帝阐术的总纲:以郡县治为根基,以集权治为宗旨,以施政治民为侧重,以治权集中于中央为轴心。在此明白无误的总纲之下,帝国新官制从上到下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施政体系。这一施政体系分为四级系统,层层辖制,从皇帝宫殿直到村畴乡野,一体纳入治道。
其一,中央决策系统:皇帝系统。
其二,中央政务系统:以丞相为轴心的三公九卿系统。三公是指:丞相、太尉、御史大夫。三公之下为九卿。九卿者,分别执掌九在领域之施政系统也。九卿在三公(主要在丞相)领导之下施政,以保不政出多门。九卿之中,五卿隶属皇帝系统,四卿隶属三公系统。三公这四卿为:廷尉(执法机构,设左监,右监,狱正三署,侧重受命于御史大夫府),治粟内史(以原大田令府扩大而设,掌经济民生诸事,隶属丞相系统),典客(以原行人署、属邦署合并扩大,掌邦交并边陲部族事务,隶属丞相府),少府(以原关市、邦司空等署合并扩大而设,掌国家赋税,设六丞,隶属丞相府)。
其三,郡县施政系统:郡守县令为轴心的地方系统。
其四,为乡官系统:最基层的三级民治——乡、亭、里。里,相当于后世的村。十里一亭,设亭长。十亭一乡,乡官,以三老为最尊。所谓三老,本指上寿(百二十岁)、中寿(百岁)、下寿(八十岁)三种老人。大致是八十岁上下的三位老人,执掌民风民俗教化。
见事贵见缺,说说甚缺憾?
箫何不过有心,记下了听到见到的每一笔帐而已。你若还想细究,萧何可以给你讲几千几百个血泪故事。
使耕者有其田,民得以温饱也!
飓风起于青萍之末。
古谚云:庙堂如丝,其出如纶。
儒家对待举发的“为大人隐,为亲友隐”的诸般教诲,竞相攀扯举发,一时人人无一事外。
《性恶篇》中反复论证的六则立论:
一则,人性本恶,无可变更;
二则,善者虚伪,不可相信;
三则,利益争夺,人之天性;
四则,人有恶欲,天经地义;
五则,圣人小人,皆有恶欲;
六则,圣贤礼义,积伪欺世,效法必败。
迅雷不及掩耳,飓风不及举步。
念兹在兹。
法治风暴的旋转轴心里,有一方法度无法制约的天地,这便是”成法立制,终决于人”的最高程式。
王翦的持重寡言,蒙恬的勃勃生气,五贲的简约直率,尉缭的精明思虑,郑国的就事论事,胡毋敬的略显迂阔……无论这些大臣们朝会之风如何,都有一个相同处,惊人的坚韧,惊人的固执己见,非反复论争而不能达到同一。
李斯此人以利为己为本,善变无情。
始皇帝为政,非但确实有亘古未闻的大器局,且精于聚天下之众力以成事,更有铁志雄心,善激发,善用人,善决断等等人难以企及的天赋秉性与才具聚于一身,所以谋大事无一不成。
善谋者未必成事,此之谓也。
青史悠悠
昔秦穆公人殉杀三良,罪黜百里奚,被天下呼为“缪”。秦昭王杀白起,楚平王杀伍奢,吴王夫差杀伍子胥,此四者,皆天下大失也!
政谚云:用道治者不杀无罪,而罚不加于无辜。
蒙恬的意义,在于他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突出标志。只有秦帝国的劳改大军,在长达千余年对匈奴作战中真正做到了摧枯拉朽,真正做到了秋风扫落叶,真正做到了苍鹰扑群雀。西汉盐铁会议之文献《盐铁论·伐功》篇云:”蒙公为秦击走匈奴,若鸷鸟追群雀。匈奴势慑,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。”
华夏民族在强势生存传统中自古便有”兴亡大事不问卜”的理念,武王伐纣而姜太公踩啐占卜龟甲,乃典型例证也。
帝国创制,秦帝国之中央执法系统为五大机构:
其一,延尉府职司勘审定罪,几类后世法院;
其二,御史大夫职司举发监察弹劾等,几类后世检察院;
其三,法官署职司宣法,几类后世司法局;
其四,内史府职司京师治安捕盗并缉拿罪犯,几类后世公安机构;
其五,宗正府执掌对皇族之执法权,是执法机构中最为特异的一个。
牝(pìn)
- 雌性的(跟“牡”相对)。
眚(shěng)
- 眼睛长白翳。
- 灾异。
- 过失。
粲(càn)
- 鲜亮的样子。
霜重雾浓寒风飕飕
商鞅有言,大事不赖众谋。
“项羽为人,剽悍猾贼!项羽尝攻襄城,襄城无遗类,皆坑之!诸所过之处,无不残灭!”剽者,抢动之强盗也;悍者,凶暴蛮横也;猾者,狡诈乱世也;贼者,虐害天下也,邪恶不走正道也。
始皇帝统一六国后,建造了十二座大型仓廪囤积天下粮草,并制定了专门法令——《仓律》实施治理,仓情分外整肃。这十二仓是:内史郡的霸上仓、内史郡的栎阳仓、内史郡的咸阳仓、三川郡的敖仓、砀郡的陈留仓、琅邪郡的琅邪仓、胶东郡的黄仓、临淄郡的腄仓、九原郡的北河仓、蜀郡的成都仓、南阳郡的宛仓、东郡的督道仓。十二仓中以敖仓规模最大,堪称秦帝国的国家粮食中心。
龃龉(jǔ yǔ)
- 上下牙齿对不齐,比喻意见不合,互相抵触。
缘木求鱼
以韩非《说难》,说君的轴心法则便是“非其人勿与语”——不是明君雄主,便不要与之谈论为政大道。
侔(móu)
- 等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