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记
编年史,年经事纬的巨著。
序
卷第一
惎(jì),毒也,音其冀翻。
文王序易,以乾、坤为首。孔子系之曰:“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。卑高以陈,贵贱位矣。”
天地君亲师,古人(特别是统治阶级)太注重名分了。可能因为它是维护正统稳定,国家长治久安的一种手段。
孔子是很看重名的,名不正则民无措手足。(见论语。)
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,圣人之虑远, 故能谨其微而治之。众人之识近,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;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,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。
易曰:“履霜坚冰至,”
履霜坚冰,汉语成语,拼音:lǚ shuāng jiān bīng,释义:踩着霜,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;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,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。出自《易·坤》。
书曰:“一日二日万几,”
一日万几,汉语成语,拼音是 yī rì wàn jǐ,意思是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。出自《尚书·皋陶漠》。
下陵上替
下陵上替,汉语成语,拼音是 xià líng shàng tì,意思是在下者凌驾于上,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,即上下失序,纲纪废坠。出自《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。
至于季氏之于鲁, 田常之于齐,白公之于楚,智伯之于晋,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,然而卒不敢者, 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,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。
将欲败之,必姑辅之。 将欲取之,必姑与之。将欲取之,必先予之。
[!PDF|red] 资治通鉴(胡三省注), p.11
智伯又求蔡、皋狼之地于赵襄子
附录
在看《资治通鉴》时,发现用于解释的小字部分有“治,直之翻”之类的字眼,请问这个“翻”是什么意思呀?
即 反切。古时的注音方法。
唐以前人们祇称某某反,唐代人们忌称“反”而改称“切”,也有叫“翻”的,後人合称反切。反切,套成现代术语,基本方法是取前一字的声母和後一字的韵母与声调,二者相拼,就得到了一个新的读音。但知道了这些祇能解决一部分反切的拼读,而不是全部。楼主所举就有一些无法顺利拼读。还有一些专门知识要铺垫纔能全部解决。
还有“扶问翻”,“他综翻”,“户计翻”,“直之翻”,还有“直吏翻”等好多的。你都能理解了。